關鍵字:
(多關鍵字搜尋時,請以半形「,」隔開)



日起
日止
(年份請以西元輸入)


11/26/2024
四連霸!Red Bull車隊 Max Verstappen拉斯維加斯站提前封王,F1史上第5位四連冠車手
11/8/2024
[F1回顧]巴西站:Verstappen雨地驚人發揮,17位奪冠,年度冠軍地位回穩
11/8/2024
[F1]墨西哥站:Ferrari連續奪冠,Verstappen加罰20秒,Norris積分大幅追近
11/6/2024
[F1]美國站:Ferrari回神拿下冠亞軍,Verstappen衝刺賽奪冠拉大分差
10/11/2024
[F1回顧]新加坡站:Norris桿位奪冠,Ricciardo告別作搶走最快單圈讓年度冠軍更為膠著
9/19/2024
[F1回顧]亞塞拜然站:倒數2圈Sainz撞掉Perez,McLaren站上車隊榜領先位置
9/9/2024
[F1回顧]義大利站: 1停策略成功,Ferrari車手Leclerc拿下冠軍
8/30/2024
[F1回顧]荷蘭站:起跑失誤瑕不掩瑜,Norris大獲全勝
8/22/2024
[F1回顧]比利時站:Russell重量不足痛失冠軍,Hamilton遞補取得生涯第105勝與第201次頒獎臺
7/26/2024
[FE]電動方程式英國倫敦站,保時捷車手Pascal Wehrlein勇奪世界總冠軍
6/9/2010
[F1專欄]Peter Sauber歸隊力挽狂瀾
記者/Hunter Hsu 本文已被閱讀18,351
僅僅12個月之前,Peter Sauber恐怕也很能想像到自己又恢復了「車隊老闆」的身份,與老戰友Frank Williams繼續在F1賽道內拼搏。身為僅存的幾位保守派F1車隊老闆中的一位,Peter Sauber在離開了4年之後 (這段時間僅擔任BMW車隊小股東) ,去年底他又為了拯救自己創辦的車隊而重出江湖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決定離開輕鬆的退休生活,出手挽救這支他曾經一手創辦的車隊呢?

進入了21世紀以後,F1賽壇內的私人車隊狀況都岌岌可危,主要來自於無法縮減的高額開支,例如被迫換用Cosworth引擎的Jordan與Williams車隊不但每年必需支付2500萬美金的高額使用費,還要忍受這具F1賽道上動力表現最差的引擎。加上幾個過去長期支持的贊助商如Deutsche Post (終止3400萬美金的贊助計畫) 、Benson & Hedge (贊助規模縮小成600萬美金) 與HP (由於業務調整而取消F1贊助計畫) 紛紛離去,Jordan與Williams車隊一瞬間陷入財務危機,一度傳出連比賽車手Fisichella的400萬美金薪水都無法支付的窘境。

缺乏車廠的財務及技術 (引擎) 支援,私人F1車隊在賽道上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。只剩下Minardi、Jordan及Sauber三支私人F1車隊 (指沒有國際車廠持有股份) 勉強支撐,在洞悉了F1生態的改變後,Peter Sauber決定追隨Paul Stoddart的腳步,將車隊多數股份出售給BMW車廠並更名為BMW-Sauber車隊。

尋找贊助商成為Sauber車隊目前首要之務。

在20世紀1990年代初期籌組一支車隊挑戰F1的確比現在簡單的多,當時有超過15支以上的F1車隊,甚至必須正式排位賽之前的「排位預賽」以淘汰速度過慢的車手,卻也絕不像辦家家酒一樣容易。幾支F1車隊創辦人都賭上了自己的身家,從F1車隊經營的角度來衡量,這些車隊老闆們當時的決定不可謂不冒險:例如Eddie Jordan第一年進軍F1車隊的預算現在大概只夠支付今天一個賽季的引擎使用費、他甚至把自己的房地產拿去抵押向銀行貸款,這些孤注一擲時的行為令人無法想像。在日後回顧時,Peter Sauber感到自己總是很幸運,獲得數個長期贊助商,包括Petronas (由Peter Sauber將其引入F1賽壇,贊助時間已長達15年) ,Red Bull的贊助期也長達10年,金融業大亨Credit Suisse的贊助期也有8年,還一度是車隊股東。

打從Red Bull飲料一推出,Dietrich Mateschitz就瞭解利用賽車及其他極限運動建立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性。Red Bull的標誌出現在F1賽道上已有進20年,80年代末期Mateschitz贊助兩位奧地利車手Gerhard Berger與Karl Wendlinger,1995年Red Bull成為Sauber車隊的重要贊助商,Mateschitz個人也取得了Sauber車隊多數股份。90年代末期Red Bull還贊助了F3000、德國F3系列賽與各項摩托車賽事,紅公牛標誌可說是無處不見!之後幾年Mateschitz已經縮小贊助Sauber車隊的規模,但2003年Red Bull挹注給Sauber車隊的資金1205萬美金仍佔該隊全年比賽總預算1億855萬美金的11.1%強。

過去Suaber車隊與Red Bull曾有不錯的合作關係。

進入了21世紀後,Mateschitz希望更進一步介入F1賽事的企圖心卻遭到挫敗,首先是2001年他與Peter Sauber對提拔芬蘭小將Raikkonen一事上意見相左,當時Mateschitz比較屬意巴西車手Enrique Bernoldi參賽。事後證明Peter Sauber的眼光並沒有錯,不過Mateschitz決定將手上的Sauber車隊股票賣回給Peter Sauber。Mateschitz出脫持股的時機非常好 (當時的F1車隊身價仍屬高檔) ,不少人相信他在這項交易中獲利。之後Red Bull轉向與另一支F1車隊Arrows合作結果以「車隊破產」收場,但最後仍於2004年底透過收購Jaguar車隊而正式進軍F1賽壇。

雖然缺乏資金的支持,Peter Sauber卻不吝惜於投資車隊,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風洞設備。2002年推出的C22賽車的可靠度不足讓Nick Heidfeld與Heinz-Harald Frentzen錯過了不少得分的絕佳機會 (整季僅獲得11分) ,屬於Bridgestone陣營中的一員,Sauber也因為該廠牌產品在賽道上的劣勢而吃虧不少。該年開賽前有傳聞指出Ferrari已經將去年革命性的變速箱與引擎技術轉移給Sauber車隊,這個論點卻遭到科技總監Willy Rampf的否認:「我們只取得引擎本身與控制引擎的ECU系統,完全沒有其他方面來自於Ferrai的技術支援」,在科技總監Willy Rampf的眼中,C22最大的問題在於研發資源不足。「去年冬天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打造一輛具有競爭力的賽車,這是因為Sauber車隊所能掌握的資源有限」Willy Rampf說。

Felipe Massa與Kimi Raikkonen都是被Peter Sauber挖掘出來的車手。

車隊內更大的問題在於各種測試設備的落後,2001年一整年Sauber工程團隊的風洞使用時間僅高過Minardi,甚至少於Jordan車隊。該隊之前的風洞 (位於瑞士Emmen) 被F1車壇人士評估為「科技水準至少落後其他對手5年」,當年Sauber工程團隊經常往來英國與瑞士,因為他們必須租用Lola賽車廠的風洞來與自己的風洞數據比對。詳細比對的結果顯示瑞士Emmen的舊風洞有「數據可信度」的問題,如果連風洞測試的數據都不可靠,C22的車身設計會有問題也不令人訝異。所幸這些惡夢總算在新風洞完工後劃下句點,這座2001年底開工、造價7000萬瑞士法郎的嶄新風洞從2002年底開始運轉,被視為目前最先進的F1風洞設備之一,也是當初BMW車廠決定收購的重要原因。除了先進的風洞設備外,Sauber車隊前空氣動力總監Willem Toet更是第一位將賭注下在計算流體動力學 (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, 簡稱為CFD) 的空力總監。

即使把管理權交給BMW車廠後,Peter Sauber在這支車隊中依然擁有股份,起初是15%,在Credit Suisse由於一份預售合約而放棄股份後,這個比例增加到20%,他也仍保持在Sauber Holdings AG董事會成員的身份,並以「贊助商公關負責人」的職務參加大約一半的分站賽事。2009年7月29日BMW集團在慕尼黑總部召緊急記者會,正式宣布將在2009賽季結束後終結F1參賽計畫,但關於Sauber-BMW車隊設備與員工的處置方案則尚未決定。在宣佈將在2009賽季結束後退出F1後,BMW也開始尋找買家接手。

 
 

交易轉移的資產是位於Hinwil的車隊總部設備。Peter Sauber一度試圖個人身份買回持股,但最後因為出價太低被BMW集團拒絕。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斡旋,就在Lotus車隊獲得第明年第13個、也是最後一個參賽名額的消息公佈後不久,BMW-Sauber車隊於9月15日通過官方網站宣佈:將把車隊出售給總部駐紮在瑞士的投資公司Qadbak,但兩個月過去後,BMW-Sauber車隊的交易無聲無息沒有進展,日後證明Qadbak只是一家有名無實的紙上公司。由於與Qadbak的交易沒能完成,BMW最後同意將車隊賣回給Pete Sauber。

BMW決定終止F1計畫的決定讓Sauber本人以及這支車隊一度陷入混亂,坐落於瑞士鄉村、蘇黎世東南20公里遠的Hinwil過去20年由於Sauber車隊的快速發展而聞名於世,並逐漸吸引各類專業人員進駐,如果Sauber車隊關門大吉,Hinwil這個小鎮是否還能生存?為了改進車隊財務狀況,Pete Sauber在收回車隊後也不得不選擇裁員以降低營運成本。車隊員工人數將從之前的388人減至250人左右。

過去大聲疾呼削減比賽開支與試車里程的Peter Sauber終於等到了Mosley的種種措施,但卻不認為F1賽事的參賽成本比過去大幅降低:「回頭來看,今年的車隊預算大概與2005年相同,那時我們使用Ferrari引擎 (諷刺的是,和車隊現在使用的也是Ferrari引擎) ,不過當時的引擎費用是由贊助商Petronas支付。如果我把 (由Petronas支付) Ferrari引擎費用加上當時的比賽預算,那麼支出與現在基本相同,不同的是現在我們直接支付引擎費用。幸運的是,現在的Ferrari引擎使用成本比過去低上許多。在商業營收方面,受益於新版《Concorde Agreement》協議,車隊每年獲得的分成提高了200%,1998-2007年版本的《協議》僅有23%的F1賽事相關收入最後分給比賽隊伍,而今天的比例大幅提高至50%。「新版《協議》確實增加了不少營收,如果比賽預算最後真能降至Mosley先前規劃的降低到每年4500萬英鎊,這會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。不過至少在當前的格局之下,我看不出太大的機會能夠走到那一步?Mosley的基本想法是對的。我相信最終的結局是Bernie再拿出些資金並加上兩三筆贊助來填補開支」Peter Sauber受訪問時說。

2009年底Peter Sauber重新執掌Sauber車隊時可謂百廢待舉。

對於馬上要決定的輪胎供應商,Peter Sauber也有自己的意見,重要的是所有參賽隊伍都使用相同的、樣式一樣的輪胎:「否則我們的F1生態將分成不同陣營,因為有了輪胎優勢你可以控制一切,有了 (性能較好的 )輪胎,你的單圈成績可以快上2-5秒或者保持領先於其它賽車。但一具 (較好的) 引擎卻沒法讓你單圈快上1秒;而有 (較好的) 空氣動力套件,你的單圈成績也快不了2秒,如果我們引入兩個輪胎供應商,輪胎戰爭將再次開始」

過去4年中F1生態發生了許多改變:包括FOTA組織的建立,限制各類資源協議的導入、三支新車隊的加入、光頭胎的回歸、對試車以及風洞/CFD的禁止/限制協議等。在Peter Sauber接手後,這支隊伍也仍處於轉手後的恢復期,去年對新賽車設計資源的投入不足更是難以立即扭轉,所幸兩週前土耳其站小林可夢偉以第10名的身份拿下1分,終結了該隊連續6站空手而回的尷尬。

高齡66歲、曾經當過電工技師與汽車銷售員的Peter Sauber是如何看待這支再次屬於他的車隊的未來?「我一直致力於給予車隊一個嶄新的未來。不過半年前的處境非常艱難:沒有參賽資格、沒有贊助商,在難以尋找贊助支持時又什麼都沒有。我只能在今年1月開始尋找 (贊助商來源) ,這成為了我的主要工作。但與幾年前相比,這支隊伍的競爭力的確有所強化,我們還有一位不錯的科技總監James Key,而賽車實力也不差」Peter Sauber說。作為一支私人隊伍,最大的劣勢就是季中改良賽車的資源不足!Sauber車隊在2001年賽季獲得的21分積分中有12分來自於前6站,2002年整季的11分積分也有8分來自於前5站,這證明了Sauber有能力在賽季初期打造出一輛有競爭力的賽車,卻沒有資源在賽季後半段持續研發改良。法國車手Jean Alesi過去效力Sauber車隊時就曾經有感而發「第一站與最後一站的Sauber賽車幾乎完全相同」,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辦法,那就是更多的贊助資金,相信在Peter Sauber的重新領導後,Sauber車隊能夠逐漸從谷底走出。

2010/02/02 Sauber車隊與Renault車隊發表賽車
2009/11/30 Peter Sauber重新掌權
2009/10/12 [F1專欄] BMW Sauber車隊未來生死未卜
2008/03/26 傳瑞信明年與BMW Sauber車隊分道揚鑣
2007/02/13 BMW Sauber車隊前景備受期待